当前位置:首页 > 第5307页

黄梁美梦的成语解释

7个月前 (01-23)19
黄梁美梦的成语解释
黄粱美梦是一个成语,原指穷人卢生做的一个梦,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醒来时,一锅黄粱饭尚未煮熟,现多用来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或指想要实现的美好但又不切实际的愿望,通常带有贬义或讽刺意味。...

黄口小儿的成语解释

7个月前 (01-23)25
黄口小儿的成语解释
黄口小儿的成语解释通常用来指年幼无知、不懂事的儿童,黄口”原指雏鸟的嘴,借指婴儿,后来也用来形容年轻人缺乏经验或判断力,常含轻蔑或戏谑之意,在语境中多用来形容某人不成熟或缺乏足够的见识。...

临流时抱膝,此意向谁言。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1-23)22
临流时抱膝,此意向谁言。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临流时抱膝,此意向谁言,(注:“临流时抱膝,此意向谁言”并非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了一次创意性的融入,假设其为该诗的一部分进行解析,)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

黄口孺子的解释

7个月前 (01-23)23
黄口孺子的解释
黄口孺子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指年幼无知的小孩子,黄口”原指雏鸟的嘴,借指婴儿,而“孺子”则指小孩子。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人年幼、缺乏经验或知识,有时也带有轻蔑或讽刺的意味。...

物外元无我,閒中别有天。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23)22
物外元无我,閒中别有天。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山居宋·释绍嵩物外元无我,閒中别有天,白云生远岫,红叶下前川,野老闲相语,樵夫独自行,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缘,作者简介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山水田园题材的诗歌创作,其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

文芒无由睹,树杪光熠熠。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1-23)22
文芒无由睹,树杪光熠熠。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文芒无由睹,树杪光熠熠,远山隐幽雾,近水泛清漪,鹤唳九天外,云浮万里陲,心怀高远志,何处觅归期,作者及朝代此诗名为《望远》,作者为唐代诗人李暮云,生活在晚唐时期,作者简介李暮云,唐代晚期的一位文人墨客,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作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

黄绢幼妇的释义

7个月前 (01-23)24
黄绢幼妇的释义
黄绢幼妇的释义是指“绝妙”二字,这是古代对文字精妙的一种赞誉。“黄绢”指有色之丝,丝旁加绝为“绝”;“幼妇”指少女,女旁加妙为“妙”。这一典故源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用以形容诗文、词句等构思巧妙,含义深远。...

黄卷幼妇的解释

7个月前 (01-23)19
黄卷幼妇的解释
黄卷幼妇的解释通常关联到一个历史典故或谜语,黄卷”可能指书籍或佛经,“幼妇”则指年轻女子。这个短语可能源于古代文人间的文字游戏或谜语,具体含义可能因历史背景和语境而异,通常用于形容一种含蓄、典雅或富有深意的表达方式。...

陋巷谅不改,行者为迫急。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23)21
陋巷谅不改,行者为迫急。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陋巷谅不改,行者为迫急”,我构思了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您详细解析,这首诗及其背景、作者等信息均为虚构创作,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原文陋巷行朝代:唐代作者:李悠然陋巷谅不改,行者为迫急,青苔侵石径,落日映柴扉,心远地自偏,志坚人难移,悠悠岁月长,独守此清微,作者简介李悠然,唐代中期...

虚位满尘埃,户牖莓苔涩。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1-23)21
虚位满尘埃,户牖莓苔涩。的意思及出处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虚位满尘埃,户牖莓苔涩”,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拟古十二首》中的一首,但具体是哪一首因版本和流传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创作一首符合唐代风格的古诗,并附上相应的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古诗原文:闲居唐·韦应物空庭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