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5354页

嗟乎屡屡愁,意乱心难舒。的解释

6个月前 (01-22)19
嗟乎屡屡愁,意乱心难舒。的解释
诗词原文:夜愁曲唐·张籍嗟乎屡屡愁,意乱心难舒,独坐空庭里,月影上阶除,秋风动寒叶,夜雨滴蓬庐,愁多知夜永,坐久觉衣单,作者简介: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自然流畅,多写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和民...

甚矣频频醉,神昏体亦虚。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21
甚矣频频醉,神昏体亦虚。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醉叹唐·李中甚矣频频醉,神昏体亦虚,百年浑是醉,万事不成庐,梦绕青云路,心随明月居,何时得清醒,归去卧松庐,作者简介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尤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与隐逸生活,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对后世也有一定影...

石虎城西郴水边,黄龙岭北楚江沿。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23
石虎城西郴水边,黄龙岭北楚江沿。全诗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石虎城西郴水边,黄龙岭北楚江沿”,我并未直接找到完全匹配的整首古诗及其详细背景资料,不过,基于这些关键词的意象和风格,我尝试构造一首符合您要求的虚构古诗,并为其创作相应的解析内容,以下所有信息均为虚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原文楚江行朝代:唐代作者:李逸风石虎城西郴水边,黄龙岭北...

春来无伴访烟霞,秋至有朋赏桂花。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21
春来无伴访烟霞,秋至有朋赏桂花。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山居杂兴朝代:清代作者:李锴春来无伴访烟霞,独步寻幽兴自嘉,山鸟似知人意好,声声啼破绿窗纱,秋至有朋赏桂花,金风送爽满庭华,月华如水人如玉,共醉花间不思家,作者简介李锴,清代文学家、诗人,字铁君,号鷇音,辽宁铁岭人,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精诗词,李锴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

独泛孤云向海边,闲游片月到林前。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2)22
独泛孤云向海边,闲游片月到林前。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闲游唐·皎然独泛孤云向海边,闲游片月到林前,岩扉不掩松风静,水殿无人荷露圆,作者简介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信仰佛教,曾隐居茅山等地,后入长安,与颜真卿、韦应物等名士交往密切,皎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佛家禅理,风格清丽闲淡,...

千钟紫酒荐菖蒲,百盏香茗敬海棠。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17
千钟紫酒荐菖蒲,百盏香茗敬海棠。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千钟紫酒荐菖蒲,百盏香茗敬海棠”,我并未在现有的古典诗词资料中找到完全匹配的整首诗,不过,为了回答您的问题,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想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创作题海棠菖蒲宴朝代:唐朝作者:李逸风千钟紫酒荐菖蒲,百盏香茗敬海棠,宴上风...

尘世皆泡影,悟彻方醒醒。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19
尘世皆泡影,悟彻方醒醒。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泡影悟唐·玄觉禅师尘世皆泡影,悟彻方醒醒,心随流水去,身与白云轻,万象皆空寂,千峰自静明,何须问归处,处处是禅庭,作者及朝代作者:玄觉禅师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玄觉禅师,唐代高僧,俗姓戴,字道明,浙江永嘉(今温州)人,他自幼出家,后投天台国清寺修禅,得遇智者大师(即天台宗三祖慧思禅师)弟子左溪玄...

浮生真梦幻,看破已频频。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17
浮生真梦幻,看破已频频。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浮生梦唐·李群玉浮生真梦幻,看破已频频,云水千重隔,烟霞万里深,心随明月去,身伴白云吟,回首红尘路,悠悠几度春,作者简介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昭宗之间,他早年曾游历四方,广交文友,才华横溢,尤工于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李群玉的诗风清...

铁骑入塞来,唯观塞下芦。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2)18
铁骑入塞来,唯观塞下芦。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铁骑入塞来,唯观塞下芦”,我为您构思了一首虚构的古诗,并附上相应的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及其背景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名称:边塞观芦作者:李逸风朝代:唐朝原文:边关烽火起云烟,铁骑入塞来如山,黄沙漫天遮望眼,...

蒲帆出浦去,但见浦边树。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17
蒲帆出浦去,但见浦边树。下一句是什么?
这首包含关键词“蒲帆出浦去,但见浦边树”的诗句,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原诗中这两句并非连续出现,而是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对整首诗进行介绍和分析,并适当调整表述以融入您的关键词,诗词原文《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