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啮指忽心动,引领祇内伤。的释义

9个月前 (01-0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思母

啮指忽心动,引领祇内伤。的释义

唐·白居易

昔别应寒食,今来还禁火。

泣血稽颡别,拊膺饮泪多。

啮指忽心动,引领祇内伤。

尚想蓬池会,犹梦柏殿游。

天伦遂成隔,风木徒悲号。

欲问南来雁,何时度陇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昔日离别正值寒食节,如今归来又逢禁火时。

我悲痛欲绝,以头叩地告别,拍打着胸口,泪水不断。

突然之间,我咬到手指,心中一阵悸动,抬头远望,只觉内心伤痛无比。

我还怀念着在蓬池与你相会的日子,梦中仍与你一同游览柏殿。

如今我们天人永隔,我只能对着风中的树木徒然悲号。

想问那南来的大雁,何时能飞越陇山,带去我的愁绪。

释义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悼念母亲而作,诗中描述了诗人与母亲离别后的悲痛心情,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啮指忽心动,引领祇内伤”两句,表达了诗人因思念母亲而心痛不已,抬头远望却只能感受到内心的伤痛。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寒食节和禁火时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凉、悲伤的氛围,诗人通过“泣血稽颡别”、“拊膺饮泪多”等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与母亲离别时的悲痛场景,而“啮指忽心动,引领祇内伤”两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深沉,感人至深,体现了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母亲去世后所写,白居易与母亲感情深厚,母亲的去世对他打击很大,在诗中,他通过回忆与母亲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

《思母》这首诗是白居易为悼念母亲而作的一首深情之作,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生命的脆弱。

“啮指忽心动,引领祇内伤。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