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山城霜月苦,讲舍秋风凉。上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1)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讲舍秋风

山城霜月苦,讲舍秋风凉。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山城霜月苦,讲舍秋风凉。

露叶翻风散,寒芜向日黄。

晴峰开镜碧,秋水濯莲香。

欲问谁同此,栖栖一老郎。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但未中第,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奇僻苦,以五言律诗著称,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炼字,有“推敲”的典故传世,他的诗作在晚唐颇有影响,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译文

山城中的霜月显得格外凄苦,讲堂里秋风带来阵阵凉意。

露水沾湿的树叶在风中翻飞散落,寒霜侵袭下的野草向着阳光泛着微黄。

晴朗的山峰如同镜子般展开一片碧绿,秋天的池水洗涤着莲花散发出阵阵清香。

想问有谁与我同享这份清幽,只有我这孤寂的老书生罢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城秋夜的凄清景象和讲堂中秋风的凉意,通过露叶翻飞、寒芜向日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荒凉而清幽的氛围,诗人以“晴峰开镜碧,秋水濯莲香”两句,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淡泊。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山城霜月苦,讲舍秋风凉”两句,直接点明了山城秋夜的凄清和讲堂中秋风的凉意,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露叶翻飞、寒芜向日、晴峰开镜、秋水濯莲等自然景象,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最后两句“欲问谁同此,栖栖一老郎”,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贾岛在晚年隐居或讲学期间所作,贾岛一生仕途不顺,晚年多隐居讲学,对自然景色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城秋夜的凄清景象和讲堂中秋风的凉意,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在创作这首诗时,贾岛可能正身处山城之中,面对着秋夜的凄清和讲堂的凉意,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孤独之感,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篇。

“山城霜月苦,讲舍秋风凉。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