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每见玉山问消息,荔浆何日寄江楼?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01-01)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寄友人

每见玉山问消息,荔浆何日寄江楼?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丘逢甲

玉笛飞声入夜愁,

每见玉山问消息。

荔浆何日寄江楼?

明月清风共此秋。

作者简介

丘逢甲(1864年-1912年),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仙、仲阏、仓海,广东省海丰人,晚清爱国志士、教育家、革命家、诗人、抗日保台志士,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曾任教育部(当时称学部)主事,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后,热心参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后,以广东军政府教育总长身份返乡,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丘逢甲的诗作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反映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译文

玉笛的悠扬声音在夜晚中飘荡,带来无尽的愁绪。

每次见到如玉般纯净的山峦,都不禁询问你的消息。

荔枝浆何时能寄送到江边的楼阁呢?

在这明月清风相伴的秋天,我们共同期盼着。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相聚的心情,首句“玉笛飞声入夜愁”以玉笛的悠扬声引出诗人的愁绪,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次句“每见玉山问消息”中的“玉山”既是实指,也可能象征着友人或友人所在之地,诗人每次见到都忍不住询问友人的消息,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第三句“荔浆何日寄江楼”中的“荔浆”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诗人希望与友人分享的美好事物,也可能是指具体的荔枝汁,寓意着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末句“明月清风共此秋”则以明月清风为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千里,但心却紧紧相连,共同期盼着相聚的那一天。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玉笛、玉山、荔浆、明月清风等意象,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以玉笛声起兴,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以“每见玉山问消息”直接点出诗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动人,第三句以“荔浆何日寄江楼”为问,既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相聚的期盼,又增添了诗的韵味和意境,末句则以明月清风为伴,将诗人的情感升华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表现出诗人与友人虽相隔千里,但心却紧紧相连的高尚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丘逢甲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亲友,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相聚的心情,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晚年时期的心境和情怀,表现出他虽身处逆境,但心中仍充满希望和期盼的高尚品质。

“每见玉山问消息,荔浆何日寄江楼?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