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乱后不堪吴税重,行春海上问荒田。的释义

9个月前 (01-01)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海上行春

乱后不堪吴税重,行春海上问荒田。的释义

唐·韦庄

乱后不堪吴税重,行春海上问荒田。

潮生浦口蒹葭暮,日落城头鼓角喧。

犹有渔人数家住,已无行客几人还。

戍楼回首烟尘地,不见烽烟见海烟。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战乱之后,吴地的赋税沉重得难以承受,我在春日里巡视海边,询问着荒芜的田地,潮水涌动着漫过浦口,蒹葭在暮色中摇曳,日落时分,城头上鼓角之声喧嚣,这里还剩下几户渔人居住,但已经没有多少行客能够平安归来,回望戍楼所在的烟尘之地,那里已经看不见烽烟,只看见海上的烟雾弥漫。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海边田园的荒凉景象,反映了人民因战乱和重税而遭受的苦难,诗人通过“乱后不堪吴税重”直接点出主题,接着以“行春海上问荒田”展开对荒凉景象的描绘,诗中“潮生浦口蒹葭暮,日落城头鼓角喧”两句,既描绘了海边特有的景色,又暗含了战乱后的动荡不安,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赏析

这首诗以战乱后的海边田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诗中“乱后不堪吴税重”一句,直接点明了战乱和重税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为全诗奠定了悲愤的基调,诗人以“行春海上问荒田”为线索,展开对荒凉景象的描绘,通过“潮生浦口蒹葭暮,日落城头鼓角喧”等诗句,生动地刻画了海边田园的荒凉和战乱后的动荡不安,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进一步强调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至五代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韦庄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深刻思想内涵,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来展现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使诗歌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乱后不堪吴税重,行春海上问荒田。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