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书生古亦有战阵,葛巾羽扇挥三军。的释义

9个月前 (01-01)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书生古亦有战阵

书生古亦有战阵,葛巾羽扇挥三军。的释义

朝代:明代

作者:李东阳

书生古亦有战阵,葛巾羽扇挥三军。

谈笑之间妖氛静,坐令万里清烟尘。

胸中自有甲兵在,不须弯弓射猛虎。

丈夫事业非难就,只恐雄心空自许。

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他生于京师(今北京),祖籍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1495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李东阳在文学上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明代茶陵诗派的开创者,他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翼诒谋录》等。

译文

自古以来书生也有征战沙场的,他们头戴葛巾,手持羽扇指挥三军,在谈笑之间就能平息妖氛,使万里江山重归清明,他们胸中自有兵法韬略,不需要亲自弯弓射虎,大丈夫的事业并不难成就,只怕雄心壮志只是空自许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书生指挥战争的情景,展现了书生不仅有文韬武略,还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诗中“葛巾羽扇”是书生的典型形象,象征着智慧与谋略;“挥三军”则表现了他们的军事才能,后两句则强调了书生内心的兵法与雄心,以及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实际行动而非空谈。

赏析

这首诗以书生为主角,打破了传统观念中书生文弱不堪一击的形象,赋予了他们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新形象,诗中“谈笑之间妖氛静,坐令万里清烟尘”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书生指挥战争的从容与胜利后的景象,充满了豪迈与自信,诗中也透露出对书生胸怀大志、勇于担当的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东阳个人的经历与时代背景有关,李东阳作为明朝中叶的重臣和文学家,他深知书生在国家治理和军事斗争中的重要性,在明朝中期,边疆战事频繁,国家需要更多有识之士来维护稳定和发展,李东阳通过这首诗来鼓励书生们不仅要精通文学,还要关注国家大事,勇于担当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这首诗也反映了李东阳对书生群体的高度评价和期望。

“书生古亦有战阵,葛巾羽扇挥三军。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