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降及离骚作,哀思不可任。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01-01)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反离骚

降及离骚作,哀思不可任。全诗是什么?

唐·刘禹锡

人皆喜康乐,予独爱惆怅。

屈子疾谗谤,志欲存社稷。

离骚作赋日,哀思不可任。

沉江虽成冤,忠节自有明。

作者及朝代

刘禹锡,唐代(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善于从民歌中汲取养料,风格平易近人,语言质朴自然,其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授太子校书,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等职,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先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等地,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东都分司等职,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的诗作,既有豪迈奔放的一面,又有清新自然的一面,其散文也颇有成就,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等。

译文

人们都喜欢欢乐安康,唯独我偏爱那满怀惆怅的情感,屈原因遭受谗言诽谤而痛心疾首,他的志向是保全国家社稷,在他创作《离骚》的日子里,内心的哀痛与思念无法承受,虽然最终他投江自尽,成为了冤屈的象征,但他的忠诚与气节却永远得到了后人的认可与敬仰。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屈原忠贞不渝、忧国忧民精神的赞美与敬仰,诗中“人皆喜康乐,予独爱惆怅”一句,既体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也暗示了屈原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与痛苦,而“屈子疾谗谤,志欲存社稷”则直接点明了屈原遭受谗言陷害的遭遇,以及他心系国家、志在社稷的崇高理想,最后两句“离骚作赋日,哀思不可任,沉江虽成冤,忠节自有明”则是对屈原创作《离骚》时内心哀痛与思念的深刻描绘,以及对他忠诚与气节的高度评价。

赏析

本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屈原忠贞不渝、忧国忧民精神的赞美与敬仰,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屈原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与痛苦中,依然坚守信念、心系国家的崇高品质,诗人也借屈原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关注与忧虑,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时代精神的佳作。

创作背景

刘禹锡创作此诗时,正值唐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之际,诗人通过对屈原忠贞不渝、忧国忧民精神的赞美与敬仰,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诗人也借古讽今,暗示了当时朝廷中存在着的种种弊端和腐败现象,以及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待,此诗不仅是对屈原精神的颂扬,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降及离骚作,哀思不可任。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