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此别思君无个事,山门惟许一僧敲。上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1)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此别思君无个事,山门惟许一僧敲。上一句是什么?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此别思君无个事,山门惟许一僧敲”为对原诗句的化用与意境提炼,实际原诗中直接相关句为“僧敲月下门”。)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著名诗人,汉族,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贾岛的诗歌创作受孟郊影响较深,讲究炼字炼句,以苦吟著称,善于描绘荒寂、幽微的意境,多写山林隐逸生活和禅理,刻画入微,生动传神,但时有枯寂之感。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侵扰,一条杂草生长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决不会食言。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李凝幽居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僧敲月下门”一句尤为著名,通过“敲”字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僧人的清幽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推”“敲”二字的故事最为脍炙人口,历来传为美谈,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描写李凝居处环境幽僻,少有人迹,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月夜画面:池边大树上有鸟儿栖息,僧人在月光下敲门,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动的,诗人用反衬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云行的飘忽不定之感,给人以动中有静的美的享受,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抒情,点明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全诗语言质朴简练,而又韵味醇厚,充分体现了贾岛“幽奇”的诗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访友未遇、感兴而作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这首诗就是他着眼于推敲字句的一个范例,据说,贾岛初次到京(长安)时,一天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想用“敲”字来替换“推”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当时韩愈任京兆尹(京城地区的行政长官),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韩愈让手下人把贾岛带到自己的马前,责问他为什么这样荒唐,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并且把自己没有想定的那个字说明了一下,韩愈听了,很有兴趣,思考了一阵,然后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骑而行,聊起天来,共论诗道,留连忘返,结为忘形之交,从此,贾岛和韩愈经常往来,互相切磋诗文。

“此别思君无个事,山门惟许一僧敲。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