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不教寸土轻抛弃,人力偏能穷地利。的解释

9个月前 (01-01)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垦春泥

不教寸土轻抛弃,人力偏能穷地利。的解释

清·赵翼

春气始萌动,百草争出土。

农夫荷锄至,不教寸土轻抛弃。

犁痕如画线,耙齿如梳齿。

人力偏能穷地利,要使荒芜变禾黍。

作者及朝代

作者:赵翼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赵翼,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又号灵皋、耆香,晚年自称三半老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他与袁枚、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性灵派三大家”,论诗主“独创”,反摹拟,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译文

春天的气息开始萌动,各种草木都争相从土里长出来,农夫扛着锄头来到田间,不让一寸土地被轻易抛弃,犁过的痕迹如同画出的线条,耙过的齿痕则像梳子梳过的齿痕,人的力量偏偏能够充分发挥土地的优势,要让原本荒芜的土地变成丰收的禾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农民开始耕作的场景,强调了农民对土地的珍视和勤劳,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以及他们通过辛勤努力将荒芜之地变为丰收之地的决心和能力。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质朴的语言,展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勤劳精神,首联“春气始萌动,百草争出土”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颔联“农夫荷锄至,不教寸土轻抛弃”则直接点明了农民对土地的珍视和勤劳,颈联“犁痕如画线,耙齿如梳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富有画面感,尾联“人力偏能穷地利,要使荒芜变禾黍”则强调了人的力量和智慧在改变自然、创造财富中的重要作用。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既展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勤劳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敬仰。

创作背景

赵翼生活在清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农民的生活依然艰辛,他们需要通过辛勤的劳动来维持生计,赵翼在诗中通过对农民耕作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敬仰,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即只要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就能够改变自然、创造财富,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不教寸土轻抛弃,人力偏能穷地利。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