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得气本来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01-02)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梅花

得气本来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全诗是什么?

宋·杨万里

天向梅梢别出奇,

国香元不要人知。

得气本来能耐冷,

出群原不在多姿。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官、东宫侍读、秘书郎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充接伴使送金国贺正旦使北去途中,进奏《千虑策》,主张“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并大力荐举人才,抨击朝政腐败,忤宰相意,遂辞官,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译文

上天把一种神奇的气质赋予梅花,

国色天香原本就不需要人们知晓。

梅花获得天地之气,所以能够忍受寒冷,

它超出群芳,原本就不在于姿态的妖娆多姿。

释义

这首诗赞美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首句“天向梅梢别出奇”点出梅花与众不同之处,次句“国香元不要人知”强调梅花虽香却不求人知的高洁品质,后两句“得气本来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则进一步阐述了梅花之所以能在严寒中绽放,是因为它得到了天地之气,能够忍受寒冷;而它之所以超出群芳,并不是因为它姿态的妖娆多姿,而是因为它独特的品格和气质。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特性和品质,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坚韧品格的赞美,诗中“得气本来能耐冷”一句,既是对梅花生长环境的描述,也是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而“出群原不在多姿”一句,则强调了梅花之所以超出群芳,并不是因为它外在的美丽,而是因为它内在的品格和气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杨万里的个人经历有关,杨万里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但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在这样的背景下,杨万里可能借梅花来表达自己对高洁坚韧品格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可能借梅花来抒发自己对朝廷腐败、国家危亡的忧虑和愤慨,通过赞美梅花的品质和特性,杨万里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得气本来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