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山中博奕闲王质,谷口耕锄老子真。的解释

9个月前 (01-02)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山居

山中博奕闲王质,谷口耕锄老子真。的解释

唐·皎然

山中博奕闲王质,谷口耕锄老子真。

云卧多年无世念,松风时复入幽人。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早年出入儒、墨、道三家,安史之乱后皈依佛门,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交往唱和,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及诗作,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作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之翘楚。

译文

在山中悠闲地下棋的是那位忘却了时间的王质,而在山谷口辛勤劳作的老农,才是真正超脱世俗的隐士,他们多年隐居,与世无争,心中没有尘世的杂念,只有松风偶尔吹拂进他们的幽居,带来一丝丝清凉与宁静。

释义

“山中博奕闲王质”一句,借用了古代典故,王质入山砍柴,观仙人对弈,一局未终,斧柄已烂,归家后才知道已经过了百年,以此来形容山中生活的悠闲与时间的流逝。“谷口耕锄老子真”则直接描绘了山谷口辛勤劳作的老农形象,强调其生活的真实与超脱,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下棋的王质和谷口耕锄的老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博奕闲”与“耕锄真”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虽悠闲却带有传奇色彩,后者则更加贴近现实,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心中理想的隐逸生活图景,诗人用“云卧多年无世念”来形容这种生活的超脱与自在,而“松风时复入幽人”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意境的深远,使整首诗充满了清新自然的气息。

创作背景

皎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寺庙中度过,他热爱自然,崇尚隐逸,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对周围隐逸生活的观察与感悟的结晶,通过描绘山中下棋的王质和谷口耕锄的老农,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阶层中普遍存在的隐逸思想,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山中博奕闲王质,谷口耕锄老子真。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