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的释义

9个月前 (01-02)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燕市酒酣歌送陈子之官绍兴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的释义

明·徐渭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

此夜离魂随马首,他年归梦逐潮灯。

越山长与吴云接,江树遥连楚塞青。

到日公余应见忆,寄诗须及雁南征。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渭(1521年-1593年)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徐渭,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浙江绍兴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多才多艺,在诗文、书画、戏曲等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徐渭一生坎坷,早年曾入赘潘家,后屡试不第,中年杀妻入狱,晚年贫病交加,但他在艺术上的造诣极高,被誉为“明代才子”。

译文

仙人乘着木筏向南海远行,我们在燕市的饯别宴上已感受到离别的寒意,今夜你的魂魄将随着马蹄声远去,他年你的归梦或许会追逐着海潮上的灯火,越山与吴地的云彩相接,江边的树木与楚地的边塞相连,等你到任后公务之余应该会想起我,寄诗给我时请务必赶上南飞的大雁。

释义

这首诗是徐渭为送别友人陈子去绍兴任职而作,诗中通过描绘仙人乘槎的典故和燕市祖席的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不舍,通过想象友人未来的归梦和眼前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仙人乘槎南海去”以仙人乘槎的典故引出离别主题,既富有浪漫色彩,又暗示了友人的远行,次句“祖席燕市已分冰”则通过具体的饯别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寒意和不舍之情,后四句则通过想象和描绘自然景色,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徐渭与友人陈子的深厚友谊和离别之情有关,徐渭一生坎坷,但他在艺术上的造诣极高,与许多文人墨客都有深厚的交往,这首送别诗可能是他在陈子即将去绍兴任职时所作,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祝愿,这首诗也反映了徐渭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在艺术上的卓越才华。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