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很石痴顽甚,不省古今愁。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2)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石痴

很石痴顽甚,不省古今愁。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群玉

很石痴顽甚,不省古今愁。

雨馀苔色厚,风定藓花幽。

未许膺门客,何妨屐齿游。

几回吟欲就,还自负高楼。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尤其擅长诗歌创作,李群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这块石头真是痴顽至极,全然不懂得古今的忧愁,雨后苔藓更加厚实,风停后藓花更显幽静,它未曾成为达官贵人的门客,却也不妨碍人们穿着木屐前来游览,我几次想要吟咏成诗,却又自愧不如这高楼上的石头,它静静地承载着一切。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块痴顽的石头,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忧愁的淡然态度,石头无知无觉,不懂得人间的悲欢离合,却以其坚韧不拔的姿态,静静地见证了岁月的流逝,诗人以石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淡然。

赏析

这首诗以石为题,却寓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描绘石头的痴顽与无知,反衬出自己对古今忧愁的淡然态度,诗中“雨馀苔色厚,风定藓花幽”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石头的景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而“未许膺门客,何妨屐齿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最后两句“几回吟欲就,还自负高楼”,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谦逊与自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群玉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可能因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而产生了对世俗忧愁的淡然态度,他通过描绘一块痴顽的石头,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与坚持。

“很石痴顽甚,不省古今愁。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