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徼外遐荒来送款,幕中宾客总能文。的解释

9个月前 (01-02)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边城宴集

徼外遐荒来送款,幕中宾客总能文。的解释

唐·张说

徼外遐荒来送款,幕中宾客总能文。

华筵鼓吹无时歇,边地风烟自古闻。

玉帐英雄携酒看,铁关亭障锁星辰。

坐中气概凌霄汉,醉里词锋透九阍。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以才学著称,曾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是唐代著名的宰相之一,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而且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是唐代“燕许大手笔”之一,与苏颋齐名,并称为“燕许”,他的作品以诗文见长,风格雄浑豪放,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边疆之外遥远的地方派来了归顺的使者,幕府中的宾客都是才华横溢的文人。

华丽的宴席和鼓乐之声从未停歇,边疆地区的风烟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熟知。

在玉帐之中,英雄们携酒共赏,铁关和亭障仿佛锁住了星辰。

在座的人气概凌云,醉意中言辞锋利,仿佛能穿透九重天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一次宴集场景,展现了边疆的和平景象和幕府中文人的风采,首联“徼外遐荒来送款”描绘了边疆之外遥远地方的归顺使者,表达了边疆的安定和和平;颔联“幕中宾客总能文”则突出了幕府中文人的才华和风采;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绘宴集的盛况和宾客的气概,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繁荣和文人的豪情。

赏析

这首诗以边疆宴集为背景,通过描绘归顺使者、幕府宾客、宴集盛况等元素,展现了边疆的和平景象和文人的风采,诗中语言华丽,气势磅礴,充满了豪情壮志,首联和颔联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点明了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颈联和尾联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宴集的盛况和宾客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在表达边疆和平和文人风采的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边疆地区的热爱和对文人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说在边疆任职期间所作,当时边疆地区相对安定,归顺的使者络绎不绝,幕府中的文人墨客也常常聚集在一起宴饮赋诗,张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边疆和平景象的赞美和对幕府中文人风采的欣赏,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边疆地区的繁荣和稳定,以及文人墨客在边疆地区的活跃和贡献。

“徼外遐荒来送款,幕中宾客总能文。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