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世俗便贵耳,浊醪争载窥。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2)诗词赏析24

诗词原文

酒德颂

世俗便贵耳,浊醪争载窥。下一句是什么?

魏晋 · 刘伶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以日月为扃牖,以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

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世俗便贵耳,浊醪争载窥。

先生于是方提壶而绝醪,引觞而倾杯,泰清而宇宙平,酣畅而万物齐。

作者及朝代

刘伶(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魏晋时期沛国(今安徽宿州)人,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其著作《酒德颂》传世,以饮酒为题材,表达了对世俗礼法的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译文

有位大人先生,把天地当做一朝,把万年当做片刻,把日月当做门窗,把八荒当做庭院和道路,他出行没有车辙的痕迹,居住没有固定的房屋,以天为幕,以地为席,随心所欲,任意而去,静止时就拿着酒杯,行动时就提着酒壶,只把饮酒当做要务,哪里知道其他的事情?

有些权贵公子和缙绅处士,听到我的名声,就议论我的行为,他们愤然撩起衣袖,瞪大眼睛,咬牙切齿,陈述礼法,是非之论纷纷而起,先生在这个时候正捧着酒瓮承接酒槽,衔着酒杯漱口,胡须竖起,两脚叉开而坐,头枕着酒曲,身靠着酒糟,无忧无虑,快乐陶陶,他像死尸一样醉倒,又突然清醒过来,静静地听,听不见雷霆的声音,仔细地看,看不见泰山的形状,感觉不到寒暑的侵袭,也感受不到利欲的引诱,他低头观看万物,就像江汉里载浮载沉的浮萍一样纷扰杂乱。

两位豪杰侍奉在侧,就像蜾蠃和螟蛉一样无关紧要。

世俗之人只看重名声,争着窥探浊酒的乐趣。

先生在这个时候就提起酒壶断绝酒流,举起酒杯倾杯而饮,心境泰然,宇宙就随之而清平,酣畅淋漓,万物就随之而齐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人先生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世俗礼法的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大人先生以天地为家,随心所欲,只把饮酒当做要务,不受世俗束缚,而世俗之人则只看重名声和地位,争着窥探浊酒的乐趣,与大人先生的境界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酒德颂》以酒为媒介,展现了刘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礼法的蔑视,诗中大人先生的形象,是刘伶理想人格的化身,他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只追求内心的快乐和满足,而世俗之人的争名夺利、斤斤计较,则显得渺小和可笑,刘伶通过对比大人先生和世俗之人的不同境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礼法的批判。

诗中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通过描绘大人先生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自由和快乐,刘伶也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酒德颂》的创作背景与魏晋时期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密切相关,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腐败,士人阶层普遍感到苦闷和压抑,刘伶作为“竹林七贤”之一,也深受这种环境的影响,他通过创作《酒德颂》,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礼法的蔑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在刘伶看来,只有摆脱世俗的束缚和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快乐,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世俗便贵耳,浊醪争载窥。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