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画史莫传飞舞势,诗人俱尽琢磨工。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01-03)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画史莫传飞舞势,诗人俱尽琢磨工。出自哪首诗?

唐·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峡水哭孤魂。

汉文有道恩犹薄,贾谊才名岂幸存。

况复秦人昔未怀,穷兵黩武今如此。

雷霆霹雳逞雄豪,可怜王孙泣路衢。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拂拭腰间,吹毛过岭。

环珮空归夜月魂,犹是当年舞袖人。

画史莫传飞舞势,诗人俱尽琢磨工。

昔时善舞李端公,樽前拂拭龙泉剑。

吾知后学阐幽眇,快意翻从偶得中。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画中的历史未曾传下公孙大娘飞舞的剑势,诗人们都已竭尽了他们的琢磨之功。

释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尽管画家们努力描绘,却难以传达出公孙大娘剑舞的飞扬之势;诗人们也倾尽才华,但仍难以完全表达出那种剑舞的精髓,这里既表达了对公孙大娘剑舞技艺的极高赞誉,也透露出对其技艺难以被完全记录和传承的遗憾。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杜甫对公孙大娘剑舞技艺的高度评价和对其难以被完全传承的感慨,公孙大娘的剑舞在当时极为有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技艺逐渐失传,画家和诗人们都难以完全捕捉到其精髓,杜甫通过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公孙大娘剑舞的赞美,也表达了对技艺传承的忧虑和感慨,这两句诗也体现了杜甫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他认为真正的艺术是难以被完全记录和传承的,需要后人不断去领悟和发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观看了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后所写,公孙大娘是唐代著名的舞蹈家,她的剑舞技艺在当时极为有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孙大娘的剑舞技艺逐渐失传,杜甫在观看其弟子舞剑器时,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公孙大娘剑舞的赞美和怀念,也表达了对技艺传承的忧虑和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对当时社会动荡、文化失传的忧虑和关注。

“画史莫传飞舞势,诗人俱尽琢磨工。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