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揽镜不妨宁作我,掺觚那肯不惊人。上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3)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题画

揽镜不妨宁作我,掺觚那肯不惊人。上一句是什么?

清·郑燮

揽镜不妨宁作我,掺觚那肯不惊人。

苍茫云海浩无边,墨色淋漓写大千。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等几个阶段,郑板桥生活在康乾盛世,他集书画家、文学家于一身,其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其书法以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风格奇崛朴茂,别具一格,其诗词作品也颇多佳作,有《板桥全集》传世。

译文

对着镜子不妨就保持自己的本色,拿起笔来怎能不写出惊人的作品,苍茫的云海浩渺无边,我用淋漓的墨色描绘出这广阔的世界。

释义

“揽镜不妨宁作我”表达了作者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掺觚那肯不惊人”则体现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高标准和追求,即拿起笔来就要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苍茫云海浩无边,墨色淋漓写大千”则是对自己绘画技艺的自信展现,用淋漓的墨色描绘出广阔无垠的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题画之作,通过描绘自己的创作态度和过程,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哲学,首句“揽镜不妨宁作我”以镜子为喻,表达了作者坚持自我、不盲从他人的态度;次句“掺觚那肯不惊人”则以笔为喻,体现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高标准和严格要求,后两句“苍茫云海浩无边,墨色淋漓写大千”则是对自己绘画技艺的自信展现,用淋漓的墨色描绘出广阔无垠的世界,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造诣和人生境界,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既是对自己艺术创作的总结,也是对后人的启示和鼓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创作一幅画作后所题写的,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在艺术创作上有着极高的追求和标准,他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用笔墨描绘出心中的世界,这首诗正是他在创作一幅描绘苍茫云海、广阔世界的画作后,有感而发所题写的,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于艺术创作的高标准和严格要求,也展现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与执着。

“揽镜不妨宁作我,掺觚那肯不惊人。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