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01-03)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出自哪首诗?

玉壶吟

唐·李白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渭水飞鸿映苹藻,秦山鸾凤和鸣箫。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

耻作明时失路人,独将惆怅付沙鸥。

采珠采玉水云间,山青闲似碧云流。

帝子吹箫逐凤凰,空留秋草洞庭霜。

我醉君复乐未央,倾杯绿蚁中藏香。

拔剑四顾心茫然,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意境奇妙,是唐代诗坛的杰出代表,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节选)

渭水之上飞鸿映照着苹藻,秦山之巅鸾凤和鸣着箫声。

(那景象)就像一段清冰从万壑中涌出,被放置在迎风的寒露中的玉壶里。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渭水和秦山的美景,用“清冰出万壑”比喻景象的清新脱俗,用“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形容其高洁不凡,整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李白《玉壶吟》中的精彩片段,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诗人通过渭水和秦山的自然景象,巧妙地比喻了自己的高洁品质和追求。“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用清冰的清澈和冷峻来象征诗人的高洁和独立,“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品质的珍贵和不易被世俗所染,整句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玉壶吟》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所作,当时,李白虽然受到玄宗的赏识,但并未得到重用,反而因性格耿直、不拘小节而遭到权贵们的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比喻自己的高洁品质,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蔑视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惆怅的情绪,反映了诗人在现实面前的困境和挣扎。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