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乱峰发地翠参错,沓嶂参差龙屈怒。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01-03)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山行

乱峰发地翠参错,沓嶂参差龙屈怒。出自哪首诗?

唐·李颀

乱峰发地翠参错,沓嶂参差龙屈怒。

云气半开新瀑响,松风一径百花香。

飞泉漱玉鸣幽壑,落日衔山映彩塘。

行到水穷心更远,坐看云起意悠扬。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歌行,诗风雄浑奔放,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同时也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细腻的描绘,李颀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群山错落有致,翠色参差,仿佛大地之上崛起的无数翠峰;层峦叠嶂,参差不齐,宛如怒龙盘踞,气势磅礴,云雾半开,新瀑轰鸣,松风阵阵,小径两旁百花飘香,飞泉如漱玉般在幽深的山谷中回响,落日余晖映照在山巅,与彩塘交相辉映,行至水穷之处,心境却更加辽远;静坐观看云起云落,思绪也随之悠扬飘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首联“乱峰发地翠参错,沓嶂参差龙屈怒”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群山的雄伟壮观;颔联“云气半开新瀑响,松风一径百花香”则通过云气、瀑布、松风和百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颈联“飞泉漱玉鸣幽壑,落日衔山映彩塘”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水景和日落的美丽;尾联“行到水穷心更远,坐看云起意悠扬”则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获得的内心宁静和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中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乱峰”、“沓嶂”、“飞泉漱玉”等,使得画面感极强,仿佛读者也能身临其境,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平静和超脱的愿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李颀游历山水之间时,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诗人都喜欢游历名山大川,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进行创作,李颀作为一位擅长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人,很可能在游历过程中被山中的美景所打动,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乱峰发地翠参错,沓嶂参差龙屈怒。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