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崇墉定有千箱积,果腹同倾四海心。上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3)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漕运

崇墉定有千箱积,果腹同倾四海心。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崇墉定有千箱积,果腹同倾四海心。

漕运连艘飞画鹢,舳舻衔尾入云林。

天开地辟通南北,浪涌风翻走陆沉。

喜见皇恩同雨露,普天无地不沾霖。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南书房,查慎行学识渊博,诗宗苏轼、陆游,风格清新隽永,为清初诗坛重要人物,与陈廷敬等齐名,著有《敬业堂诗文集》等。

译文

高大的城墙内必定堆积着成千上万的粮食,人们共同期盼着这些粮食能够满足全国的饥饿,漕运的船只如同彩绘的鸟儿般快速穿梭,船只首尾相连,仿佛进入了云端和树林之中,天地间开辟的道路连接着南北,波涛汹涌,风浪翻滚,船只仿佛在陆地上沉浮,高兴地看到皇恩如同雨露般普降,全国各地都沐浴在这恩泽之中。

释义

“崇墉定有千箱积,果腹同倾四海心”这两句诗描绘了漕运对于国家粮食储备和民生的重要性,高大的城墙(崇墉)象征着国家的坚固和稳定,而“千箱积”则暗示了粮食的丰富储备,人们(四海心)共同期盼着这些粮食能够满足全国的饥饿,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以漕运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漕运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诗人以“崇墉”和“千箱积”来象征国家的粮食储备,以“画鹢”和“舳舻衔尾”来描绘漕运船只的繁忙景象,既表现了漕运的壮观和繁忙,又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深深忧虑,诗人还通过“天开地辟通南北”和“喜见皇恩同雨露”等诗句,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皇恩普泽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是一首优秀的反映漕运主题的诗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当时漕运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查慎行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漕运的关注和赞美之情,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皇恩普泽的期望和赞美,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心。

“崇墉定有千箱积,果腹同倾四海心。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