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湘渚飞霜陨兰茝,些断巫阳招不起。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4)诗词赏析12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柳永的《法曲献仙音·秋晚新晴夜月》,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湘渚飞霜陨兰茝,些断巫阳招不起。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法曲献仙音·秋晚新晴夜月

宋·柳永

九霄云外,正霞晖潋滟,灵龟捧出红轮,绛霄辽阔,瑞日瞳曚,万道祥光烛龙,对望中天地,洞然无翳,风露澄清。

湘渚飞霜陨兰茝,些断巫阳招不起,楚客多情,赋成宋玉,犹伤屈子萦怀,况深秋、正凄迷冷淡,临水登山,谩赢得、悲秋泪满怀,归欤!争奈向、心事日休颓。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在九霄云外,霞光潋滟,灵龟捧出了红轮般的太阳,绛红色的天空辽阔无边,太阳光芒四射,万道祥光如同烛龙般照耀,放眼望去,天地间一片通明,没有遮蔽,风露澄清,湘水边飞霜落下,兰花和蕙草凋零,招魂的巫阳也无法再招回那些逝去的灵魂,我这位楚地的旅人满怀深情,如同宋玉一样赋诗,仍然为屈原的遭遇而伤感,更何况现在正值深秋,景色凄迷冷淡,无论是临水还是登山,都只是徒然赢得满怀的悲秋之泪,回去吧!无奈的是,我的心事日渐消沉。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晚新晴的夜月景象,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上片描写天空的景象,霞光、红轮、绛霄、瑞日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天象图,下片则转入对人事的感慨,湘渚飞霜、陨兰茝、巫阳招魂等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词人对逝去亲友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以“归欤!争奈向、心事日休颓”作结,流露出词人内心的无奈和消沉。

赏析

这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词人的情感世界,上片的壮丽天象与下片的凄迷人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词中典故的运用也恰到好处,既丰富了词的内容,又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词人的语言风格也独具特色,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有细腻婉约的一面,使得整首词既具有气势磅礴的壮美,又具有清新脱俗的柔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某个秋晚新晴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光和凄迷的秋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词中流露出的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也反映了词人当时的心境和处境,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才得以及第入仕,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在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这首词就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佳作。

“湘渚飞霜陨兰茝,些断巫阳招不起。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