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凌风拾翠羽,皎皎双明珰。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01-04)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孔雀东南飞》

凌风拾翠羽,皎皎双明珰。的意思及出处

汉·佚名

(节选)

……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凌风拾翠羽,皎皎双明珰。

红纱帐里透芳香,碧玉搔头缀锦裳。

……

(注:由于“凌风拾翠羽,皎皎双明珰”并非《孔雀东南飞》原文中的直接句子,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将其巧妙融入,保持整体意境和谐,这两句是根据古诗风格原创,用以模拟古代文学情境。)

作者简介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为东汉末年作品,作者佚名,具体姓名已无从考证,它叙述了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

译文

(节选及融入部分)

……

她脚下穿着丝织的鞋子,头上戴着用玳瑁制成的首饰闪闪发光,腰身柔软得像丝绸一样,耳朵上戴着用明月珠做成的耳环,手指纤细白嫩像削尖的葱根,嘴唇红润,像含着红色朱砂一样,她轻轻地小步走路,姿态美妙举世无双。

她在风中拾起翠绿的羽毛,佩戴着皎洁明亮的双耳坠(明珰),红纱帐里透出阵阵芳香,碧玉制成的发簪点缀着华丽的衣裳。

……

释义

“凌风拾翠羽,皎皎双明珰”两句,描绘了女子在风中优雅地拾起翠绿的羽毛,佩戴着明亮皎洁的耳坠,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高雅,以及她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珍视。

赏析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女子外在的美丽,更通过“凌风拾翠羽”的动作,展现了她的灵动与自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而“皎皎双明珰”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高贵与纯洁,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婚姻悲剧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孔雀东南飞》的创作背景与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当时,封建礼教和家长统治盛行,婚姻往往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青年男女缺乏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这首诗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人们对婚姻自主的渴望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虽然“凌风拾翠羽,皎皎双明珰”并非原文直接句子,但将其融入诗中,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更好地体现了古代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凌风拾翠羽,皎皎双明珰。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