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掩何漼漼.的释义

8个月前 (01-05)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悲愤诗(其二)

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掩何漼漼.的释义

汉·蔡文姬

嗟薄祜兮遭闵凶,

改服易俗兮心不夷。

杖策追羊兮道崎岖,

踟蹰旷野兮行踌躇。

秉烛夜游兮心悽恻,

危辞苦语感我耳,

泪落不掩何漼漼。

愁思百结兮难解离,

肠断摧心兮悲莫支。

作者及朝代

作者: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字文姬,又字昭姬,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之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她自幼聪颖,博学多才,尤善音律,后因战乱被南匈奴所掳,嫁给左贤王,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重归中原。

朝代:东汉末年

作者简介

蔡文姬生活在东汉末年,这是一个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她不仅继承了父亲蔡邕的文学才华,还因个人经历而拥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蔡文姬的诗歌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反映了战乱时期女性的苦难与坚韧,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

译文

唉,我命运多舛啊,遭遇了如此深重的灾难,

改变服饰和习俗,内心却难以平静。

手持拐杖追赶羊群,道路崎岖不平,

在空旷的田野上徘徊,犹豫不决。

夜晚秉烛而行,心中满是凄凉,

那些危急而苦涩的话语触动我的耳朵,

泪水无法遮掩,滂沱而下。

愁绪百结,难以解开,

心如刀割,悲痛欲绝。

释义

这段诗句描绘了蔡文姬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和内心的极度痛苦,她被迫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面对艰难困苦,内心无法平静,在旷野中徘徊,夜晚秉烛而行,孤独无助,那些危急而苦涩的话语让她深感悲痛,泪水无法抑制地流淌,整段诗句充满了哀伤和绝望的情绪,反映了蔡文姬在战乱中的苦难经历。

赏析

这段诗句以简洁质朴的语言,深刻表达了蔡文姬内心的痛苦和绝望,通过描绘她在战乱中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展现了战乱时期女性的苦难与坚韧,诗句中的“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掩何漼漼”更是情感真挚,动人心弦,让人深切感受到蔡文姬内心的悲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蔡文姬的《悲愤诗》是在她经历了战乱、被掳、重归中原等一系列苦难后创作的,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蔡文姬因战乱被南匈奴所掳,嫁给左贤王,度过了长达十二年的异族生活,后来,她被曹操赎回,重归中原,这段经历对蔡文姬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创伤和磨难,也激发了她内心深处的悲愤和哀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她创作了《悲愤诗》,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掩何漼漼.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