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分房减口未有处,野老解与蜂语言。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05)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分房减口未有处,野老解与蜂语言。出自哪首诗?

朝代:唐代

作者:贯休

岩居僧侣远尘嚣,分房减口未有处。

野老解与蜂语言,花间时听蜂相语。

溪水潺潺入竹篱,白云悠悠绕山陲。

心境澄明如秋水,世事纷扰不相关。

作者简介

贯休,唐代晚期著名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人,七岁出家,一生游历四方,广交名士,诗名远播,他的诗作风格独特,常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贯休还是一位书法家,擅长草书,有“姜体”之称。

译文

居住在岩石间的僧侣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想要分配房间减少人口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村里的老人懂得与蜜蜂交流,时常在花丛中聆听蜜蜂的低语,溪水潺潺地流入竹篱笆围成的院落,白云悠闲地环绕着山边,我的内心像秋天的水面一样清澈明亮,世间的纷扰与我毫不相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超脱,首联“岩居僧侣远尘嚣,分房减口未有处”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颔联“野老解与蜂语言,花间时听蜂相语”则通过老人与蜜蜂的交流,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颈联“溪水潺潺入竹篱,白云悠悠绕山陲”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美丽;尾联“心境澄明如秋水,世事纷扰不相关”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岩居”、“分房减口”等意象,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通过“野老解与蜂语言”的奇妙想象,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尾联“心境澄明如秋水,世事纷扰不相关”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贯休游历四方、隐居山林期间,作为一位诗僧,贯休一生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对尘世纷扰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在游历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些感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和画意的山居杂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贯休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分房减口未有处,野老解与蜂语言。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