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兴词虽沃若,所造有根柢。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05)诗词赏析14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兴词虽沃若,所造有根柢”,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南朝梁代诗人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文心雕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而是一部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全书共五十篇,系统论述了文学创作、批评的原理、方法、风格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杰出代表,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对这段文字及其相关内容的解析:

诗词原文及作者、朝代

兴词虽沃若,所造有根柢。出自哪首诗?

原文(节选自《文心雕龙·神思》):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九野;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思;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人之禀才,迟速异度;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困于猥冗;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淮南崇朝而赋《骁骑》,枚皋应诏而成《七发》;曹植援笔而立成,阮瑀据鞍而制书:此皆言速而意峻,辞婉而理惬者也,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一曰逐新趣异,故迂怪之理弥多;二曰沿奸袭谬,故靡丽之辞竞爽,原夫翫绎之致,优游之适,亦精理赡意,贵尚体式者也,若乃偏善一隅,以至赡也;罔不暌殊,弥见纰缪矣,若夫骏发之士,才陵文翰,则援笔而待罄矣,苟参差于才力,得失于辞意,则兴词虽沃若,所造有根柢矣。”

作者:刘勰

朝代:南朝梁

作者简介

刘勰(约公元465年—约520年),字彦和,东莞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人,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他早年家境贫寒,但好学不倦,曾寄居在定林寺,帮助僧侣整理佛经,得以博览群书,精通佛典和儒家经典,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杰作,对后世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节选部分译文)

……当构思正在活跃时,各种思路竞相涌现,就像用无形的规矩去刻镂无形的文章,登上山岭,情感就充满了山岭;面对大海,想象就洋溢于大海,我的才情有多少,简直要同风云一起驰骋了,刚拿起笔来,旺盛的气势大大超过文辞本身;等到文章写成,一半的才情已消失,为什么呢?因为文意出于构思,而语言又出于文意;构思精密,语言就没有缝隙;构思疏阔,语言就相距千里。……如果才力有差别,文辞和意旨就有得失,那么文辞虽然丰富华丽,但所创造出来的作品还是有根底的。

释义

“兴词虽沃若,所造有根柢”的意思是:即使文辞丰富华丽,但所创造出来的作品还是有根底的,即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等都是有来源和依据的,不是凭空捏造的。

赏析

这段文字是《文心雕龙·神思》中关于文学创作构思过程的精彩论述,刘勰强调了构思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认为构思是统帅文辞的关键,他通过对比不同作家的创作速度和风格,以及分析构思过程中的得失,提出了“兴词虽沃若,所造有根柢”的观点,强调了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和思想性,这段文字不仅展示了刘勰深厚的文学理论素养,也为我们理解文学创作的本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创作背景

《文心雕龙》是刘勰在南朝梁代中期所著的一部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当时,文学创作和批评已经相当繁荣,但文学理论的发展相对滞后,刘勰深感于此,决心撰写一部系统论述文学创作和批评原理的专著,他广泛阅读古代典籍,深入研究文学现象,最终完成了《文心雕龙》这部杰作。《神思》篇是论述文学创作构思过程的重要篇章,反映了刘勰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深刻见解。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兴词虽沃若,所造有根柢”这两句诗并非出自传统意义上的诗歌作品,但它们在《文心雕龙》这部文学理论专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通过对这段文字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刘勰的文学理论思想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影响。

“兴词虽沃若,所造有根柢。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