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贱子暂持节,长途许执鞭。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6)诗词赏析13

这首包含关键词“贱子暂持节,长途许执鞭”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贱子暂持节,长途许执鞭。下一句是什么?

原文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贱子暂持节,长途许执鞭。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注:为保持上下文连贯,此处“贱子暂持节,长途许执鞭”在原诗中重复出现,但为解析方便,仅在此处列出一次。)

作者及朝代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多涉笔社会动荡、人民疾苦,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思想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此处仅翻译包含关键词的部分及前后相关部分,以保持简洁)

……

我(杜甫)曾以为自己才华出众,定能很快登上重要的职位,但现实却如此萧条,我四处漂泊,行吟歌唱,并非真的想要隐居避世,我骑着驴子在京城度过了十三个春天,早晨去敲富贵人家的门,傍晚又追随在权贵们的肥马后尘,我忍受着残杯冷炙的悲辛,到处都潜藏着辛酸,皇上曾经征召我,我满心欢喜地想要施展抱负,但最终还是像鸟儿折翅般无法高飞,像鱼儿失去了水般无法自由,我很感激您的厚爱,也很了解您的真诚,但现在的我,怎么能心怀怏怏不乐呢?我只能这样不停地奔走,现在我打算东去海边,或者西去秦国,但我还是留恋着终南山,回首望着清澈的渭水之滨,我常常想着要报答别人的一饭之恩,更何况是辞别您这样的大臣呢?白鸥在浩荡的江面上飞翔,万里长空谁能驯服它们呢?我(杜甫)这个卑微的人暂时拿着符节出使,长途跋涉中或许可以为您执鞭驾车。

释义

“贱子暂持节,长途许执鞭”表达了杜甫对自己卑微身份的自嘲,以及愿意为韦左丞(韦济)长途跋涉、执鞭驾车的谦逊和忠诚,这反映了杜甫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对朋友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韦济的一首自荐诗,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韦济的感激和敬仰,同时也倾诉了自己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遭遇,诗中“贱子暂持节,长途许执鞭”等句,既体现了杜甫的谦逊和忠诚,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求官不得、生活困顿的情况下写给韦济的,韦济是当时的尚书省左丞,杜甫希望通过他的举荐来获得官职,诗中表达了杜甫对韦济的感激和敬仰,同时也倾诉了自己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遭遇,这首诗是杜甫在困境中寻求出路、表达忠诚和理想的真实写照。

“贱子暂持节,长途许执鞭。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