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的解释

8个月前 (01-06)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贫士

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的解释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好爵者贪冒,死权者守株。

箪瓢屡空,盎无斗储,

冬无御寒裘,夏无遮体布。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黍。

荆轲著燕歌,送荆卿入秦。

壮士一去不复还,萧萧哀风逝水寒。

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

赖兹庭户里,别有小天地。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黄菊去手,浊醪满樽。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在原诗中加入了“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两句,但这两句并非原诗内容,而是根据古典意象和陶渊明诗歌风格创作的融入,原诗中并无直接对应的这两句,以下解析将基于整体诗意及新增内容的融合进行。)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现出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然和谐的高洁志趣。

译文

贫苦的隐士啊,自古以来就有黔娄这样的人,那些贪图爵位的人贪婪无度,那些死守权势的人如同守株待兔,我的箪瓢常常空空如也,粮仓里也没有一斗粮食的储备,冬天没有御寒的皮衣,夏天没有遮体的布衫,穷巷里车马稀少,老朋友的车驾也很少光顾,但当我高兴地斟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时,微雨从东方飘来,好风也随之而至,我泛读《周王传》,浏览《山海图》,俯仰之间,整个宇宙都在我心中,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我并不期望满腹经纶,只希望能吃饱粳米饭,就像荆轲唱着燕歌,送别荆卿入秦一样,壮士一去不复返,萧萧哀风逝水寒,在困境中我感叹衣服短小,但人怎能因为钱财而失去廉洁呢?幸好在这庭院之中,还有一片属于我的小天地,清琴横放在床上,浊酒半壶在手,黄菊触手可及,浊酒满樽可饮,日落时分室内昏暗,就用荆条当蜡烛照明,欢乐的时光总是觉得夜晚太短,转眼间又到了天明。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贫士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诗中既有对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新增的“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坚守节操,不因贫困而丧失廉洁之志的高尚品质。

赏析

陶渊明以贫士自居,通过对比贪冒死权者与安贫守贱者的不同生活态度,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志趣的坚守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生活细节,如箪瓢屡空、冬无御寒裘、夏无遮体布等,生动地描绘了贫士的艰苦生活,诗人并没有因此消沉沮丧,反而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困境,从中寻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新增的两句诗更是将诗人的高尚品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黑暗的时代,诗人对现实社会深感失望和不满,于是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在这首《贫士》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贫困生活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高洁志趣的坚守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