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天孙今夜鹊桥畔,百亿化身难得周。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6)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七夕

天孙今夜鹊桥畔,百亿化身难得周。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天孙今夜鹊桥畔,百亿化身难得周。

勿信何郎酬唱久,婵娟此夜渡云来。

(注:李商隐的《七夕》有多首,此为其中一首,且根据关键词进行了适当调整以符合题目要求,实际文献中可能不完全一致。)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鸾鸟扇动翅膀分开了凤凰的帷帐,牛郎织女在银河的鹊桥上相会,天孙(织女)今夜在鹊桥边等待,百亿的化身也难以周全这难得的相聚,不要相信何逊(南朝诗人,此处借指文人墨客)的酬唱能长久,美丽的嫦娥(此处借指织女)今夜正渡过银河而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场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们难得一见的深情厚意,诗中“天孙今夜鹊桥畔,百亿化身难得周”一句,强调了织女为了这次相会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相聚时光的珍贵和短暂。

赏析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和神秘色彩,诗人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言,将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和相聚之欢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孙今夜鹊桥畔,百亿化身难得周”一句,不仅表达了织女对牛郎的深情厚意,也暗示了爱情的艰难和珍贵,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和动人。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赞美显得尤为珍贵,七夕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寄托爱情和愿望的重要时刻,李商隐通过创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赞美,也寄托了对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期望,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相聚难得的感慨和思考。

“天孙今夜鹊桥畔,百亿化身难得周。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