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家声此日标琼树,世业当年论石渠。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6)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家声此日标琼树,世业当年论石渠

家声此日标琼树,世业当年论石渠。上一句是什么?

出自:明代·杨荣《题族兄杨子英荣归卷》

全文如下:

凤诏初传喜色敷,
归来荣耀满乡闾。
家声此日标琼树,
世业当年论石渠。
金殿对策传三策,
玉堂挥毫赋五车。
功成名就人争羡,
他日应知胜读书。

作者简介

杨荣(1372年-1440年),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朝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是明初“台阁体”诗文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自幼聪颖好学,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诸生身份被举荐入京,授职中书舍人,建文帝时,因父丧归乡守制,永乐初,起复为中书舍人,不久升侍讲,入内阁典机务,累迁至文渊阁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他善于察言观色,迎合帝意,深得明成祖朱棣信任,在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皆位居显要,权势颇盛。

译文

凤凰般的诏书传来喜讯,你荣耀归乡,让整个乡里都充满了喜悦,今日你的家族名声如同琼树般高耸入云,当年你家的世业也曾在石渠阁中被人们称颂,在金殿之上,你对策精妙,传颂三策;在玉堂之中,你挥毫泼墨,赋诗五车,功成名就之后,人们无不羡慕,将来你定会比读书时更加出色。

释义

凤诏:皇帝的诏书,因诏书用五色纸写成,故以凤喻之。

琼树:美玉制成的树,比喻人品高洁或名声显赫。

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或家业。

石渠:汉代宫中藏书之处,后泛指朝廷藏书之所,此处借指学问渊博。

三策: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文体,此处泛指对策精妙。

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典出《庄子·天下》。

赏析

这首诗是杨荣为其族兄杨子英荣归故里所作,诗中充满了对族兄功成名就的赞美和祝贺,首联以“凤诏初传”开篇,点明族兄因皇帝的诏书而荣耀归乡,为全诗奠定了喜庆的基调,颔联“家声此日标琼树,世业当年论石渠”是全诗的核心,既赞美了族兄的家族名声显赫,又肯定了其学问渊博,世业有承,颈联通过“金殿对策传三策,玉堂挥毫赋五车”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族兄的才华和成就,尾联则以“功成名就人争羡,他日应知胜读书”作结,既是对族兄的勉励,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杨子英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或因政绩显著而受到朝廷表彰,荣归故里有关,作为族兄的杨荣,为了表达对族兄的祝贺和赞美,创作了这首充满喜庆和赞誉之情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杨荣对族兄的深厚情谊,还能领略到明初“台阁体”诗文的特点,即内容多歌功颂德,风格雍容华贵,语言典雅工丽。

“家声此日标琼树,世业当年论石渠。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