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登高未用怀郪县,少异谁能识孟嘉。的释义

8个月前 (01-06)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九日蓝田崔氏庄

登高未用怀郪县,少异谁能识孟嘉。的释义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登高未用怀郪县,少异谁能识孟嘉。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人老了,又值悲凉的秋景,勉强宽慰自己不要伤怀;今日重阳佳节,兴致来了,定要与你同饮尽兴。

我忌讳帽子被风吹走,可笑地请旁人帮我把帽子扶正。

蓝溪之水远远地从千条溪涧中奔泻而出,玉山之巅两座山峰高高耸立,寒气逼人。

今日重阳佳节,登高远眺,用不着去怀想故乡郪县,你我境遇不同,谁能像晋人孟嘉那样识别帽子被风吹落呢?

释义

这首诗是杜甫在重阳节与友人相聚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虽年老但仍有兴致欢度佳节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节日氛围,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虽年老但不愿被悲秋情绪所困,仍要与友人尽情欢度的决心,颔联通过“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作者幽默风趣的一面,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自嘲,颈联描绘了蓝田崔氏庄周围的壮丽景色,为全诗增添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尾联则通过“登高未用怀郪县,少异谁能识孟嘉”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蓝田崔氏庄与友人共度重阳节时所作,当时杜甫已步入晚年,生活困顿,但他仍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在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他与友人相聚一堂,共赏秋色,畅谈人生,在这样一个充满欢乐与温馨的氛围中,杜甫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登高未用怀郪县,少异谁能识孟嘉。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