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嗟予何为者,处世真碌碌。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杂诗

嗟予何为者,处世真碌碌。下一句是什么?

魏晋 ·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闲居执荡志,时驶如流电。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余木,倏忽寒将逼。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嗟予何为者,处世真碌碌。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东晋)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感悟,影响深远。

译文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人生在世就如路上的尘土,无所谓什么骨肉亲情。

得行乐时且行乐,有酒时要聚饮。

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闲居无聊恨芳时白白流去,光阴忽而过得好快。

我驱使着自己整日奔忙,没有片刻休息,刚刚辞去了官职,现在又驱车奔向东方。

沉阴的寒意犹如薰麝,寒气激起了我的情怀。

岁月流逝,往者不返,我来这里已经很久了。

想起过去共聚共宿的日子,此情此景已长久难遇。

时光荏苒,转眼已过十年,我暂时栖身于仕途。

住宅被树荫所笼罩,时间已逼近冬天。

风呼啸的声音多么猛烈,松枝被吹得多么强劲!

当严寒遇上冰霜,松树依然端正挺拔。

难道松树不怕严寒吗?这是因为松树有坚贞的节操本性!

唉,我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忙碌呢?在这世上处世竟然如此庸碌!

我还是归隐去吧,不再与世俗之人互相追逐。

释义

这首诗是陶渊明对人生、时间、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诗中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迷茫和反思,特别是“嗟予何为者,处世真碌碌”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在世俗中碌碌无为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开篇,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人生比作飘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随后,诗人通过回忆过去、感叹现在、展望未来,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特别是“嗟予何为者,处世真碌碌”一句,更是将诗人的迷茫和反思推向高潮,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在官场中,陶渊明深感世俗的繁琐和虚伪,对自我价值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反思,他选择了辞官归隐,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归隐后,对人生、时间、自我价值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陶渊明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自我价值的执着追求。

“嗟予何为者,处世真碌碌。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