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三年两去国,囊橐罄水陆。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7)诗词赏析16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三年两去国,囊橐罄水陆”,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送杨氏女》,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三年两去国,囊橐罄水陆。上一句是什么?

《送杨氏女》

唐·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庭闱睦,置酒叙绸缪。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逊通大义,谲谏信良难。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囊橐罄水陆,三年两去国。

眷言追昔爱,忆此断人肠。

一旦辞家去,万里还隔梁。

回瞻下山路,但见白云长。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整天都怀着悲伤的心情,又要远行去漂泊他乡,女儿今天就要出嫁了,将乘着小船渡过大江,你们姐妹自幼失去母亲,我更加慈爱温柔地抚养你们,妹妹从小由姐姐抚养长大,现在两人分别哭泣不止,面对此情此景,我内心悲痛万分,但道义所在,难以挽留,你们自幼缺少母亲的教育,侍奉公婆让我担忧,幸亏家庭和睦,我们设宴畅谈,情意绵绵,我惭愧自己地位尊贵,未能亲眼看到百姓安康,你们懂得道理,通达大义,但直言劝谏确实很难,诵读诗书了解国家大事,讲解易经领悟天意,我的行囊已经空空如也,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这三年里我已经两次离开国家(指京城或朝廷),回想起过去的恩爱时光,真是让人肝肠寸断,一旦离开家门,就相隔万里,再难相见,回头望着下山的道路,只见白云悠悠。

释义

这首诗是韦应物送别女儿出嫁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女儿的不舍和担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国家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三年两去国,囊橐罄水陆”一句,表达了诗人频繁离家、行囊空空的艰辛生活,以及为国家奔波劳碌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送别女儿时的复杂心情,诗中既有对女儿的不舍和担忧,也有对家庭和睦的珍惜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特别是“三年两去国,囊橐罄水陆”一句,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诗人频繁奔波、生活艰辛的境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唐代中期曾任多职,包括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离家远行,为国家奔波劳碌,这首诗是他送别女儿出嫁时所作,反映了诗人当时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情感,在唐代社会背景下,女性出嫁是家庭中的大事,也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韦应物作为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和睦、国家安定的渴望,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复杂情感的真实写照。

“三年两去国,囊橐罄水陆。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