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扫石旋铺琴席,临流试泛酒卮。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07)诗词赏析15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扫石旋铺琴席,临流试泛酒卮”,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姚合的《过张老园林(一作王司直)》,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扫石旋铺琴席,临流试泛酒卮。出自哪首诗?

《过张老园林(一作王司直)》

唐·姚合

扫石旋铺琴席,临流试泛酒卮。

乌啼静夜栖树,花落春深满池。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还持一樽酒,共醉白云中。

作者简介

姚合,唐代诗人,字大凝,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等职,世称姚武功,其诗派也称“武功体”,与贾岛齐名,并称“姚贾”,又曾寓居苏州洞庭山,故世称姚苏州,与刘禹锡、白居易等有交往,其诗题材较窄,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善写五律,刻意求工,颇类贾岛,故“姚贾”并称。

译文

清扫石块随即铺上琴席,面对溪流试着泛起酒杯。

乌鸦在静夜中栖息于树上,春天深处落花满池。

风变暖了,鸟鸣声细碎,太阳升高了,花影重重。

还手持一樽酒,一起在白云中沉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张老园林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扫石旋铺琴席,临流试泛酒卮”表现了园林的清幽雅致,诗人清扫石块后铺上琴席,面对溪流试酒,生活情趣盎然,中间两句“乌啼静夜栖树,花落春深满池”则通过静夜乌啼、春深花落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后两句“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还持一樽酒,共醉白云中”则进一步描绘了园林中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共饮共醉的闲适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张老园林的幽静美景和诗人与友人共度的闲适时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园林中的景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姚合在访问张老园林时所作,张老园林可能是一位隐士或文人的居所,环境清幽雅致,吸引了姚合前来探访,在园林中,姚合感受到了宁静与闲适,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向往自然美景的普遍心态。

“扫石旋铺琴席,临流试泛酒卮。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