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万景昏冥,世间惟此最高洁。的解释

8个月前 (01-0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咏莲

万景昏冥,世间惟此最高洁。的解释

朝代:宋代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虽然原诗中未直接出现“万景昏冥,世间惟此最高洁”的句子,但根据题意,我将在赏析部分结合莲的特质,引申出此意境,并尝试模拟其融入诗中的感觉。)

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北宋五子之一,宋代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他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著作《太极图说》和《通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释义

此诗通过对比菊花、牡丹和莲花,表达了作者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莲花虽生于淤泥之中,却能保持自身的纯洁,不被外界所染,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君子之德。

赏析

若将“万景昏冥,世间惟此最高洁”融入此诗意境中,可以理解为:在世间万物皆显混沌、昏暗之时,唯有莲花以其高洁之姿,独立于淤泥之上,成为世间最纯净的存在,这不仅是对莲花物理特性的赞美,更是对其精神象征的深刻挖掘,莲花在周敦颐的笔下,成为了君子之德的化身,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正是作者所追求的道德境界。

此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反思,希望人们能够像莲花一样,保持内心的纯洁和正直。

创作背景

周敦颐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思想活跃的时期,他深感当时社会风气的浮躁和道德的沦丧,因此希望通过自己的著作和言论,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莲花作为他心中的理想象征,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寓意,此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旨在通过赞美莲花的品质,来呼唤人们内心的觉醒和道德的回归。

“万景昏冥,世间惟此最高洁。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