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变化有如此,溥博谁与俦。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08)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观沧海

变化有如此,溥博谁与俦。全诗是什么?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茫茫沧海阔无垠,浪涌涛翻势莫驯。

日月浮沉光景异,星辰出没岁时新。

风驱水战千帆过,云卷山连万象陈。

变化有如此,溥博谁与俦。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雄浑壮阔,常抒发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译文

茫茫的沧海广阔无边,海浪汹涌澎湃难以驯服,日月在其中浮沉,光影变幻莫测;星辰时隐时现,岁月更迭不息,风起时,水面上的战船千帆竞发;云卷时,山峦连绵,万象纷呈,这沧海的变化如此之大,它的广博与深邃,又有谁能与之相比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沧海的壮阔景象和无穷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沧海的广阔、海浪的汹涌、日月星辰的变幻以及风帆云山的景象,展现了沧海变化无穷、博大精深的特点。

赏析

这首诗以沧海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诗中“茫茫沧海阔无垠”一句,开篇即点出沧海的广阔无垠,为全诗奠定了雄浑壮阔的基调,随后,诗人通过描绘海浪、日月、星辰、风帆、云山等景象,进一步展现了沧海的变幻莫测和博大精深,变化有如此,溥博谁与俦”一句,既是对前文描绘的总结,也是对沧海变化无穷、广博深邃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被贬谪期间,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地区,在贬谪期间,他有机会深入接触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观赏沧海时,被沧海的壮阔景象和无穷变化所震撼,从而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变化有如此,溥博谁与俦。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