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坐惜衰蓬鬓,空思返旧林。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1-08)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其一

坐惜衰蓬鬓,空思返旧林。的意思及出处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虽然“坐惜衰蓬鬓,空思返旧林”并非直接出自《归园田居·其一》,但此诗最能代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思想,且“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等句与“坐惜衰蓬鬓,空思返旧林”意境相近,故以此诗为例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现出对自然及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释义

此诗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批判,诗中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赏析

《归园田居》组诗共五首,这是第一首,诗人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几次出仕,但每次时间都很短,因为官场黑暗,他难以忍受,终于解绶印归田,这首诗便是他归隐田园后,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田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的产物,虽然“坐惜衰蓬鬓,空思返旧林”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此诗所表达的归隐思想与之相呼应,共同体现了陶渊明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坐惜衰蓬鬓,空思返旧林。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