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不蒙讥诃子厚疾,反更刻画无盐丑。的释义

8个月前 (01-08)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丑女吟

不蒙讥诃子厚疾,反更刻画无盐丑。的释义

唐·刘禹锡

不蒙讥诃子厚疾,反更刻画无盐丑。

世间美恶俱容纳,赖有斯人慰不才。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雄浑爽朗,语言通俗明快,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我不曾受到如柳宗元那般因直言遭贬的讥讽与责难,反而更加大胆地描绘出无盐女的丑陋形象,世间无论是美好还是丑恶都能被容纳,幸亏有这样的人(指敢于直面并描绘丑恶的人)来慰藉像我这样的不才之士。

释义

这首诗中,刘禹锡以自嘲和讽刺的口吻,表达了自己不畏世俗眼光,敢于直面并描绘世间丑恶的态度,首句“不蒙讥诃子厚疾”借柳宗元(字子厚)因直言遭贬之事,暗指自己虽未因此类事端受责,但同样具有敢于直言的勇气,次句“反更刻画无盐丑”则直接点题,以古代丑女无盐为例,表明自己不仅不畏讥讽,反而更加大胆地描绘丑恶,后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世间美恶并存,而敢于直面并描绘丑恶的人,正是对世间多样性的包容与尊重,也是对不才之士的一种慰藉。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刘禹锡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哲学思想,他以自嘲和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世间美恶并存的包容态度,以及对敢于直面并描绘丑恶之人的赞赏,诗中“不蒙讥诃子厚疾”与“反更刻画无盐丑”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刘禹锡的文学才华,又凸显了他敢于直言、不畏强权的性格特征,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主题,表达了对世间多样性的尊重和对不才之士的慰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禹锡的仕途经历有关,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直言遭贬,他并未因此屈服于世俗眼光,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真理和正义,在这首诗中,他借柳宗元之事和丑女无盐之例,表达了自己不畏讥讽、敢于直言的勇气和决心,也表达了对世间美恶并存的包容态度和对不才之士的慰藉之情,这种态度和情感在刘禹锡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成为他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不蒙讥诃子厚疾,反更刻画无盐丑。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