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名葩无数,问弱骨丰肌,谁堪腰折。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08)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绮罗香·咏春雨

名葩无数,问弱骨丰肌,谁堪腰折。全诗是什么?

宋·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名葩无数,问弱骨丰肌,谁堪腰折,纵有残红,也只堪、点尘铺地。

作者及朝代

作者: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1166至1220年前后,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时曾任过韩侂胄的堂吏,韩败史受黥刑,死于临安,著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作者简介

史达祖是南宋著名的咏物词人,他的词作以精工善咏著称,尤其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词人也有深远影响。

译文

春雨带来寒冷,欺凌着花朵;烟雾笼罩着柳树,催促着春天的结束,整天都是昏暗迷茫,愁绪中雨似乎要飞走却又停住,蝴蝶因花粉太重而停留在西园,燕子因泥土湿润而飞回南浦,最妨碍人的是,美好的约会因春雨而受阻,华丽的马车无法到达杜陵路。

在江上极目远望,只见春潮汹涌,难以找到渡口,远处的山峰隐约可见,如同含泪的谢娘眉头紧蹙,靠近河岸,新绿正在生长,而落花却带着愁绪漂流,记得当年,梨花掩映的门前,我们深夜剪烛长谈。

名贵的花卉虽然无数,但问起那些柔弱而丰满的花朵,谁能承受得住风雨的摧残而不断折呢?即使有残留的红花,也只能用来点缀尘土,铺在地上。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雨的景象,寄托了词人的愁绪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上片写春雨带来的寒冷和迷茫,以及它对自然景物和人们活动的影响;下片则进一步抒发词人的愁绪,通过遥望远山和回忆往事,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最后三句“名葩无数,问弱骨丰肌,谁堪腰折”以花喻人,暗示了词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词以春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寄托了词人的愁绪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等,生动地描绘了春雨带来的寒冷和迷茫;又如“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等,则通过动物的活动表现了春雨对自然的影响。

词的下片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愁绪,通过遥望远山和回忆往事,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最后三句以花喻人,暗示了词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词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史达祖生活在南宋时期,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政治动荡,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绮罗香·咏春雨》可能是在某个春雨绵绵的日子里,词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和逝去的爱情,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愁绪和怀念之情的词作,词中也隐含了词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名葩无数,问弱骨丰肌,谁堪腰折。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