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纷总总兮陈其尸,遍隰畛兮布涘沚。的释义

8个月前 (01-09)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九歌·国殇》

纷总总兮陈其尸,遍隰畛兮布涘沚。的释义

作者:屈原

朝代:战国(楚国)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万顷兮余婵娟,纷总总兮陈其尸。

遍隰畛兮布涘沚,掩草莽兮成丘墟。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被誉为“楚辞之祖”,他出身贵族,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后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邪恶势力的愤慨。

译文

手持吴戈身披犀甲,战车交错短兵相接。

旌旗蔽日敌人如云,箭矢如雨将士争先。

凌驾万顷波涛之上,战士们的尸体纷纷倒下。

遍布在田野和河岸,掩藏在草丛中成了丘墟。

他们既勇敢又善战,始终刚强不可欺凌。

身体虽死精神不灭,魂魄坚毅成为鬼中的英雄。

释义

“纷总总兮陈其尸,遍隰畛兮布涘沚”这两句诗描述了战场上战士们牺牲后的惨烈景象,纷总总,形容尸体众多、杂乱无章的样子;陈其尸,指尸体横陈;遍隰畛,指田野和原野;布涘沚,指河岸和水边的小洲,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战场的残酷,进一步突出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

赏析

《九歌·国殇》是屈原为祭祀楚国阵亡将士的英灵而作的一首祭歌,全诗情感激昂,气势磅礴,通过对战场景象的描绘和对战士精神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们的崇敬和哀悼之情,这两句诗作为全诗的一部分,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诗人通过对比战士们的英勇牺牲和战场的惨烈景象,更加凸显了英雄们的伟大和悲壮。

创作背景

《九歌》是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的一组祭祀诗歌,共十一篇,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等。《国殇》是其中的一篇,专门祭祀楚国阵亡的将士,战国时期,楚国与秦国等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楚国多次遭受重创,许多将士为国捐躯,屈原深感悲痛和愤慨,于是创作了这首《国殇》来祭祀和缅怀这些英勇的战士们,这首诗不仅是对战士们的哀悼和赞美,也是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纷总总兮陈其尸,遍隰畛兮布涘沚。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