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玉箫果许常为媵,神女何辞暂化云。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9)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巫山一段云

玉箫果许常为媵,神女何辞暂化云。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晔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动九城。

鬓边斜插碧玉龙,半醉归来夜合明。

银烛秋光冷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

珠帘飒飒来风冷,绣被飘飖梦不成。

慵梳堕髻抛金凤,倚醉横眠卧玉箫。

起来无语对东风,且教桃李闹春宵。

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浸楼台。

玉箫果许常为媵,神女何辞暂化云。

峡雨霏微暗断魂,啼猿晴月引孤猿。

当时一梦别巫山,如今直上银河岸。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李晔,即唐昭宗,他是唐朝的第十九位皇帝,公元888年至904年在位,李晔在位期间,唐朝已处于末年,国力衰微,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他虽有心振作,但终未能挽回唐朝的颓势。

作者简介

唐昭宗李晔,原名李杰,即位后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晔,他是唐僖宗的弟弟,因僖宗驾崩而无子,被宦官拥立为帝,李晔在位时,曾试图通过诛杀宦官、整顿朝纲来重振唐朝,但未能成功,他擅长诗文,有《唐昭宗集》传世,但多已散佚。

译文

(仅针对“玉箫果许常为媵,神女何辞暂化云”两句)

如果玉箫真的能作为陪嫁的侍女常伴我左右,那么神女又何必推辞,暂时化作云彩与我相伴呢?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玉箫和神女都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美丽、纯洁和神秘的爱情,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即使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玉箫作为陪嫁,神女化作云彩),也愿意去追求和珍惜。

赏析

这两句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玉箫和神女的形象,不仅增添了诗句的浪漫色彩,也深化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珍视和呵护,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愿意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情感经历有关,作为一位皇帝,李晔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个人情感上却可能面临着诸多无奈和束缚,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可能是在抒发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在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朝政腐败,诗人可能也借此诗来寄托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玉箫果许常为媵,神女何辞暂化云。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