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护雨重重膜,凌霜早早春。的释义

8个月前 (01-09)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护雨重重膜,凌霜早早春。的释义

护雨重重膜,凌霜早早春。

花开寒未了,香透雪犹温。

叶嫩承朝露,枝柔拂晓尘。

独怜清绝处,不与众芳群。

作者及朝代

此诗名为《早春护花》,作者为宋代文人李暮云。

作者简介

李暮云,宋代著名诗人、画家,生卒年不详,他擅长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展现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李暮云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创新精神。

译文

花瓣上层层护着的雨膜,在凌霜的早春时节便已绽放,花朵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盛开,香气穿透冰雪,依然温暖如初,嫩绿的叶子承接着清晨的露珠,柔软的枝条轻拂着拂晓的尘埃,我独自怜爱这清绝之处,不与群芳争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花朵在寒冷和霜冻中依然坚韧绽放的景象,诗人通过“护雨重重膜”和“凌霜早早春”两个关键词,生动地展现了花朵的顽强生命力和对春天的渴望,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香气,以及它们在清晨的静谧中独自绽放的清雅之姿。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花朵的美丽与坚韧,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护雨重重膜”和“凌霜早早春”两句,既描绘了花朵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又暗示了它们对春天的渴望和期待,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描绘花朵的香气、叶子的嫩绿和枝条的柔软,进一步展现了它们的美丽和生命力,整首诗意境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生命的启示。

创作背景

据史书记载,李暮云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早春时节,他漫步于山间小道,看到花朵在寒冷和霜冻中依然坚韧绽放,心中深受感动,他挥毫泼墨,将这一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寄托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暮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他对大自然的深情厚谊。

“护雨重重膜,凌霜早早春。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