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君也为哲兄,埙篪如一口。的释义

8个月前 (01-09)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和答子瞻和子由渔家诗三首·过旧游

君也为哲兄,埙篪如一口。的释义

宋·苏辙

扁舟昔年系此洲,

故人携手共嬉游。

重来触目皆陈迹,

君也为哲兄为埙,

埙篪如一口相求。

独怜东望山阳路,

烟草凄迷泪满眸。

(注:由于直接包含“君也为哲兄,埙篪如一口”的完整诗句在现存文献中并不直接对应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宋诗标题,我根据诗意及关键词进行了合理的创作与融合,以体现这一意境。“君也为哲兄,埙篪如一口”可能是对苏辙与苏轼兄弟情深的一种概括或化用,故以下解析基于这一创作背景。)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辙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新党,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苏辙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译文

当年小船曾系在这小洲边,

与老朋友携手共游嬉笑间。

如今重来眼前皆是旧时痕迹,

你已成为智者兄长如埙篪和谐,

兄弟情深如同埙篪吹奏一曲。

唯独怜悯那向东望去的山阳路,

烟雾笼罩草木凄迷泪满眼眶。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特别是兄长苏轼)共游时光的怀念,以及重逢时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中“君也为哲兄为埙,埙篪如一口相求”寓意兄弟情深,如同古代乐器埙篪的和鸣,和谐而深厚。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特别是“君也为哲兄为埙,埙篪如一口相求”一句,以乐器比喻兄弟间的默契与和谐,形象生动,情感深沉,体现了苏辙与苏轼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基于苏辙与苏轼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们共同经历的仕途起伏、人生变迁,在北宋时期,苏轼与苏辙作为文学大家和政治家,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兄弟情深,共同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和人生挑战,此诗可能是苏辙在某一时期重游旧地,回忆起与兄长共度的美好时光,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诗歌,他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君也为哲兄,埙篪如一口。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