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死无衾覆首,贫乃士之常。的解释

8个月前 (01-10)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贫士诗

死无衾覆首,贫乃士之常。的解释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凄厉岁云暮,拥褐抱长夜。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膳?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星耸高岑。

寥寥周八荒,独步寻故林。

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蔽风雨,蒿草塞门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左琴右书卷,聊以咏怀抱。

今适少闲暇,顾影凄自怜。

寒日冷淡尽,春风何时还?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叩枨闻户响,吹灯暗衡宇。

起索《二京赋》,观此意萧索。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独多。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芳。

天寒日暮苍,飞鸟还故巢。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死无衾覆首,贫乃士之常。

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感悟,影响深远。

译文

到了年末寒冷的时节,我披着粗布短衣度过漫漫长夜,我实际上所羡慕的只是普通的豆麦,哪里还敢奢望什么美味佳肴?破旧的房屋在风中悲鸣,荒芜的杂草掩没了前庭,我披着粗布短衣度过漫漫长夜,清晨的星星高高地挂在山岭之上,环顾四周,一片荒凉,我独自漫步在寻找旧日林地的路上,荒凉的路上没有归人,时时可见废墟残迹,茅屋仅能遮蔽风雨,蒿草堵塞了门庭,邻居们时常来访,一起畅谈往昔,左边放着琴,右边放着书卷,姑且以此来抒发心中的情怀,现在刚好有些空闲时间,我顾影自怜,感到十分凄凉,寒冷的冬日即将过去,春风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披衣起床徘徊不定,敲击门环发出声响,吹灭灯火,房屋显得更加昏暗,起床寻找《二京赋》来读,看到这些文字,心中更加萧索,人生到死就算终结了,但我心中的志向却常常很多,穷巷里车马不通,老朋友的车驾也很少能到这里来,欢乐的聚会难以再次遇到,就像芝兰不能再次开放一样,天气寒冷,日暮降临,鸟儿都飞回了自己的巢穴,我的心虽然不是石头,但你的情意究竟如何呢?死后没有被子覆盖头部,贫穷本是读书人的常态,我慷慨地独自悲歌,钟子期和伯牙确实是知音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贫困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中“死无衾覆首,贫乃士之常”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贫穷的坦然接受,认为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表现出他清高耿介、洒脱恬淡的性格特点。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贫困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中“死无衾覆首,贫乃士之常”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贫穷的坦然接受,更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陶渊明晚年时期,当时他生活贫困,但精神却十分富足,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贫穷的坦然接受和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阶层普遍感到迷茫和困惑,陶渊明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和辞赋家,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经历,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士人的心声。

“死无衾覆首,贫乃士之常。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