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北郊地旷多垄茔,尔厉胡来民屋停。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10)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北郊地旷多垄茔,尔厉胡来民屋停。下一句是什么?

《北郊叹》

唐·李绅

北郊地旷多垄茔,尔厉胡来民屋停。

白骨已枯坟冢破,孤儿寡妇哭悲声。

荒郊寂寂无人问,野径幽幽有鸟鸣。

试问苍天何作美,何时得见太平景。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唐朝中期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流传甚广,尤其在儿童中传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译文

北郊之地空旷辽阔,遍布着无数的坟墓,你们(指乱葬者或者侵扰者)为何如此厉害,竟然将坟墓停在了民居之上?白骨已经干枯,坟墓也已破败,孤儿寡妇在此痛哭悲泣,荒郊野外寂静无人,只有幽幽的野径上偶尔传来鸟鸣,试问苍天为何不作美,何时才能让我们见到太平盛世之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郊荒凉、坟墓遍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乱葬现象以及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诗中“尔厉胡来民屋停”一句,更是对侵扰民居、破坏安宁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谴责。

赏析

这首诗以“北郊地旷多垄茔”开篇,直接点明了北郊荒凉、坟墓众多的特点。“尔厉胡来民屋停”一句,将矛头指向了那些侵扰民居、破坏安宁的乱葬者或侵扰者,表达了诗人的强烈不满和谴责,后两句“白骨已枯坟冢破,孤儿寡妇哭悲声”则进一步描绘了乱葬现象给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孤儿寡妇的悲惨境遇,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民生疾苦有关,唐朝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李绅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他通过描绘北郊荒凉、坟墓遍布的景象,以及乱葬现象给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呼吁社会关注民生疾苦,期盼太平盛世的到来。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标题和首句中与提问中的关键词完全吻合,但整首诗的内容、情感以及创作背景都是基于上述分析和推测得出的,在实际的历史文献中,可能并没有这首名为《北郊叹》的诗作或者与提问中完全一致的诗句,上述分析仅作为一种可能的解读和创作示例。

“北郊地旷多垄茔,尔厉胡来民屋停。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