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惟能抱永正,是岂其用卿。的解释

8个月前 (01-11)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惟能抱永正,是岂其用卿。的解释

《勉臣》

朝代:唐代

作者:李隆基

惟能抱永正,是岂其用卿。

忠孝家何在,平章国已宁。

制书行下日,万姓喜康平。

作者简介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他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在位年间唐朝达到极盛,被称为“开元盛世”,他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鼎盛之世,但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译文

只有能够坚守正道、永远保持正直的人,才是我真正需要任用的大臣,你的忠孝之家在哪里体现呢?现在国家已经因你的辅佐而安定平和,当我的诏令下达之日,万民都将欢庆国家的康宁与和平。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唐玄宗对臣子的期望和要求,他强调,只有那些能够坚守正道、永远保持正直的人,才是他真正需要任用的大臣,他也对臣子的忠孝进行了询问,暗示臣子应该以身作则,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他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唐玄宗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臣子的期望和要求,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关注,诗中“惟能抱永正”一句,强调了坚守正道的重要性,体现了唐玄宗对臣子品德的看重,而“是岂其用卿”一句,则暗示了只有符合这一标准的人,才能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玄宗在位期间对臣子的选拔和任用有关,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唐玄宗深知臣子的品德和能力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通过这首诗来强调对臣子的期望和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坚守正道、忠诚勤勉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这首诗也反映了唐玄宗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深切关注,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明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历史上并未被广泛传颂,但通过分析其内容和背景,我们可以感受到唐玄宗对臣子的期望和对国家的关注,以及他作为一位明君的胸怀和担当。

“惟能抱永正,是岂其用卿。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