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雨暘须大士,泽国屡丰年。的解释

7个月前 (01-11)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祈雨

雨暘须大士,泽国屡丰年。的解释

唐·皎然

雨暘须大士,泽国屡丰年。

云逐龙翻起,风乘鹤翅翩。

灵湫澄万顷,甘雨遍千田。

自尔无饥渴,苍生乐岁穰。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唐代著名诗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唐代著名诗僧、茶僧,也是中国山水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及大量诗作,在唐代诗坛上有较高的地位,他的诗风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译文

雨水与阳光需要大士(菩萨)的庇佑,这样水乡泽国才能连年丰收,云彩随着龙的翻腾而升起,风借着鹤的翅膀翩翩起舞,灵湫(深潭)清澈广阔,甘霖滋润了千顷良田,从此以后,百姓再也没有饥渴之忧,天下苍生都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祈雨成功后,水乡泽国迎来丰收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云起龙翻、风乘鹤翩的自然景象,以及灵湫澄澈、甘雨遍洒的神奇场景,表达了对大士(菩萨)庇佑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天下苍生安居乐业、岁岁丰收的美好愿望。

赏析

皎然的这首诗以祈雨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诗中“雨暘须大士,泽国屡丰年”一句,直接点明了祈雨的重要性以及大士(菩萨)的庇佑对丰收的贡献,随后,诗人通过描绘云起龙翻、风乘鹤翩的自然景象,以及灵湫澄澈、甘雨遍洒的神奇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祈雨成功的喜悦和丰收的喜悦,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皎然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但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皎然对百姓的苦难有着深刻的同情和关注,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描绘祈雨成功后水乡泽国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大士(菩萨)庇佑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天下苍生安居乐业、岁岁丰收的美好愿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皎然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雨暘须大士,泽国屡丰年。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