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六经文字关时运,韩柳孙丁又及公。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1-11)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三

六经文字关时运,韩柳孙丁又及公。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金

作者:元好问

六经文字关时运,韩柳孙丁又及公。

千古文章传正脉,一门心力学儒宗。

作者简介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他自幼聪慧,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年)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中奉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后,避乱河南,晚年移居汴京(今河南开封),他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诗文,诗风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译文

六经的文字与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韩愈、柳宗元、孙复、丁谓以及您(此处“公”可能指某位具体的文学家或泛指某位继承六经传统的文人)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千百年来,你们的文章传递着正统的文脉,一门心思致力于儒学的学习和研究,成为了儒家的宗师。

释义

首句“六经文字关时运”强调了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儒家经典,其文字内容与时代的命运息息相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次句“韩柳孙丁又及公”列举了韩愈、柳宗元(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孙复(北宋学者,对《春秋》有独到研究)、丁谓(北宋初年宰相,此处可能因押韵或并列需要而提及,其文学成就相对前三者稍逊)以及某位未具体指出的“公”,表明他们都继承了六经的传统,并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后两句则进一步赞扬了这些文学家在传承文脉和儒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赏析

这首诗是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的一首,旨在探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以及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元好问通过列举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强调了他们在传承六经传统、推动文学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文学正脉的坚守和对儒学传统的尊重,诗中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元好问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他对文学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创作背景

《论诗三十首》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创作的一组诗歌,旨在探讨诗歌的发展历史、风格流派以及创作原则等问题,这组诗歌不仅反映了元好问个人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当时文学界对于诗歌创作的思考和探索,在创作这组诗歌时,元好问正处于社会动荡、国家危亡之际,他深感文学对于传承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因此通过这组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文学传统的坚守和对文学未来的期望。

“六经文字关时运,韩柳孙丁又及公。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