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幽香隐约留衣袂,疏影玲珑鉴砚池。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1-11)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墨梅

幽香隐约留衣袂,疏影玲珑鉴砚池。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幽香隐约留衣袂,疏影玲珑鉴砚池。

不向人间争宠艳,只将清韵入诗题。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淡淡的香气隐约地留在衣袖上,稀疏的影子精巧地映照在砚池之中,它不与世间的花朵争艳斗丽,只愿将那份清幽的韵味融入诗句之中。

释义

“幽香隐约留衣袂”描绘了墨梅的香气淡雅而持久,仿佛能留在诗人的衣袖上;“疏影玲珑鉴砚池”则形容墨梅的枝条稀疏有致,其影子在水中映照得十分清晰而美丽,后两句则表达了墨梅的高洁品质,它不与世俗的花朵争宠斗艳,只愿保持自己的清高与纯净,将这份美好通过诗歌传达给世人。

赏析

这首诗以墨梅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墨梅的幽香与疏影,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与气质,诗人以墨梅自喻,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追求高洁品质的人生态度,前两句通过“幽香”与“疏影”的描绘,将墨梅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与抒情,进一步突出了墨梅的高洁与纯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创作背景

杨万里在南宋时期以其才华横溢、为官清廉而著称,他一生热爱自然、崇尚高洁,对墨梅这种不媚世俗、保持清高的花卉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静谧的夜晚,独自欣赏墨梅时心生感慨而作,通过描绘墨梅的幽香与疏影,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反思,在南宋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这首诗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幽香隐约留衣袂,疏影玲珑鉴砚池。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