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前席有期吾党喜,挽须无路邑人嗟。的释义

7个月前 (01-12)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挽苏迈

前席有期吾党喜,挽须无路邑人嗟。的释义

宋·黄庭坚

凄凉东望旧耆儒,憔悴西来搀病夫。

前席有期吾党喜,挽须无路邑人嗟。

文章卓绝今无敌,风骨清羸古所无。

欲问后来谁继此,满庭芝桂森森殊。

作者及朝代

作者: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工诗词,书法亦自成一家,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体,其诗词风格奇崛,为江西诗派领袖,在政治上,黄庭坚倾向保守,与苏轼交谊甚笃,苏轼下狱时,他上书营救,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移戎州,晚年寓居宜州,病逝于该地。

译文

向东凄凉地回望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指苏轼或其父苏洵,此处可能借指苏轼,因苏迈为苏轼之子,诗中或有对苏轼的追思),他西行而来时身体已十分憔悴且带着疾病,我们期待着他能再次被朝廷重用(前席有期,喻指被皇帝召见),这让我们的同党感到喜悦;但如今想要挽留他(或指苏轼)却已无路可走,这让当地的百姓深感哀叹,他的文章卓越非凡,在当今无人能敌;他的风骨清癯,是古往今来所罕见的,想要问将来谁能继承他的衣钵,只见满庭的芝兰桂树茂盛异常,象征着后辈人才辈出。

释义

此诗是对某位前辈学者(暗指苏轼)的挽歌,表达了对其才华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哀悼,诗中通过对比前辈生前的辉煌与去世后的凄凉,以及对其文章、风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前辈的深厚感情和对后辈的期望。

赏析

黄庭坚此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与怀念,又寄托了对后辈的期望,诗中“前席有期吾党喜,挽须无路邑人嗟”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前辈生前备受尊崇与去世后无法挽留的遗憾,情感真挚,令人动容,诗中对前辈文章、风骨的赞美,也体现了黄庭坚对文学与人格的双重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黄庭坚得知苏轼或其父苏洵(考虑到苏迈的身份,更可能是指苏轼)去世之后,黄庭坚与苏轼交谊深厚,对苏轼的才华与人格极为敬仰,在苏轼去世后,黄庭坚深感悲痛,遂作此诗以表达对苏轼的怀念与哀悼,诗中也寄托了黄庭坚对后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前辈的衣钵,继续发扬光大文学事业。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诗中提到“挽苏迈”,但根据诗意及黄庭坚与苏轼的关系,此诗更可能是借苏迈之名,表达对苏轼的挽悼之情,在解读时应将重点放在对苏轼的怀念与哀悼上。

“前席有期吾党喜,挽须无路邑人嗟。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